:::

氣候金融的展望與創新

2024/7/8 下午 12:00:00 王嘉緯

工商時報

王嘉緯 / 台灣金融研訓院首席研究員

邁入夏天後氣溫不斷飆升,日前就有國內研究指出,地球暖化與熱島效應將使散熱更加困難,民眾恐面臨更惡劣的居住環境。是以近年來各界不斷疾呼,面對氣候變遷的反噬,必須即刻採取具體行動。而金融正是當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如發展氣候金融藉以挹注資金,引導企業加速轉型以降低氣候衝擊。尤其民間金融機構能否更積極投入,開發多元的氣候金融服務或商品,實為箇中關鍵。

在永續金融喊得震天價響的今日,氣候金融彷彿較少被提及,事實上氣候金融的資金用途,更聚焦於減碳與氣候變遷調適。依據「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定義,氣候金融係指以民間、公部門乃至於跨境資金,用在降低碳排、減緩氣候衝擊、提高氣候因應韌性等領域。相較於永續金融的範圍,另包含了如照顧弱勢群體等社會議題,推動氣候金融就是希望能把問題鎖定在氣候變遷的處理及應對上。

受極端氣候衝擊國家,亟需「損失與損害基金」援助

這正是為何去年底的COP28,把氣候金融列為議程主題之一,期盼能使對抗氣候變遷的資金更快速到位。對此,會中正式啟動並已獲得多個已開發國家注資的「損失與損害(Loss and Damage)基金」,其目的即在於援助受極端氣候災難衝擊的國家,例如幫助因洪災而被迫遷離的民眾或社區重建。援助方式則包括補助及優惠貸款,尤其諸多國際環境倡議組織,主張應以直接補助為主,避免受援助國家因為貸款而必須背負過重的債務負擔。

然而,仰賴公部門挹注資金終非長久之計,姑且不論各國財政狀況能否持續捐助,現階段也沒有強制性的國際規範,要求已開發國家必須嚴格遵循出資承諾。因此,如何鼓勵私部門推動氣候金融,驅動市場資金流向調適氣候變遷所需,就顯得至關重要。像是結合政府與民間資源的混合金融模式,把風險較高的淨零轉型專案,透過公共資金或擔保機制,適度地分散風險,從而提升金融機構參與意願。

其實,氣候金融可否有利可圖,恐怕是民間金融業者更關鍵的考量。特別是台灣跟永續相關的金融服務,目前雖仍以銀行貸款為大宗,但資本市場商品如ESG主題基金,截至今年首季已發行近50檔、規模逾5,000億新台幣,可見永續議題已逐漸獲得投資人認同及重視。若能順勢創新研發出具有投資價值的氣候金融商品,不僅可滿足市場需求,也有助於導引更豐沛資金到氣候領域。

結合氣候議題的資產證券化商品,值得期待

短期內較可能突破的,應當是結合氣候議題的資產證券化商品,譬如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投資綠能電廠或低碳建物。由於「證券與不動產投資信託及證券投資顧問法」修正草案已於立法院完成初審,待正式修法通過,我國REITs即可採取信託與基金雙軌併行制度,發行架構將更具彈性。以往囿於信託框架,難以藉由資產證券化途徑募資的專案,像是裝置太陽光電設備的綠色商辦,在風險控管得宜的前提下,只要能創造穩定收益,未來就有機會成為基金型REITs的投資標的,一般大眾也可望有更多的投資選擇。

至於碳權ETF,則是因為近來掀起的ETF熱潮,以及碳權交易所正式成立,讓各界開始議論,依附碳權之衍生性金融商品在台灣發展的可行性。實際上,如果是國外商品的複委託,業者現階段已可視需求向期交所提出申請。惟若要發行碳權ETF,由於我國碳交易係採自願性機制,不同於全球多數碳權ETF追蹤標的,為政府總量管制下的強制性碳交易市場,兩者的市值、流動性皆差異甚大。再者,國外碳權ETF編製多以期貨價格為依據,並非以現貨價格為基礎的原型ETF,跟一般人想像的ETF有所落差。正因涉及碳交易制度、商品特質與潛在風險等複雜問題,或許可待交易規章更臻齊備,且投資人較熟悉碳權運作模式後再研議開放。

到頂部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