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是後疫情時代的新贏家

2020/5/21 上午 12:00:00 陳鴻達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陳鴻達 / 台灣金融研訓院副研究員】

這場世紀疫情重擊了我們的生活與經濟,為了抗疫從個人身活習慣、企業經營模式到國家產業的全球布局,都被迫做改變。也就是說這場疫情危機觸發了社會巨大的轉變,一但疫情結束後,許多疫情期間所做的轉型改變,或是發展出來的創新服務模式,依照過去歷史發展的經驗將成為新常態,再也回不去了。

更加重視敏捷性

疫情發生之初,維生必需的醫療物資發生供應鏈斷鏈的危機,這時相關企業若能即時靈活轉型,迅速調整生產來彌補社會短缺,這不但是其競爭力的展現,在未來也將更加被重視。以往過於強調產業分工帶來效率的利益,而未來則將同時思考供應鏈斷鏈的風險。因此有人說COVID-19是反全球化病毒,激起各國政府會希望製造業回流或是重組供應鏈的聲浪。

但在全球化與反全球化的辯證中,不可能一下子從光譜的一端擺盪到另一端,而應該是往中間靠攏。或是說未來爭辯的不是全球化或反全球化的意識形態,而是較經驗取向的討論,如何提高對危機回應的敏捷性與更有保障的供應鏈。

無接觸服務更盛行

由於病毒的高傳染力,加速了許多自動化作業,也讓各種無接觸服務風行一時。視訊會議、線上上課、線上畢業典禮、在家上班,甚至司法院為避免法官及相關人員遭到感染,或方便民眾出庭作證,啟動「遠距訊問」措施。其他線上購物、娛樂或運動就更普及了。

過去幾年英國由於金融科技的發展,因此ATM的使用每年下降一成左右,但在疫情肆虐下一口氣減少一半,因為人們擔心現金成為傳染媒介,改以其他非現金的支付方式。世界經濟論壇統計指出,今年已有31個國家為配合防疫工作保持社交距離,放寬無接觸支付的相關規定。

更早之前中國大陸疫情最嚴重之際,各地嚴格執行封城行動,使得銀行掀起一波「無接觸」服務熱。由於廣大中小企業資金用罄急需紓困,因此有一百多家銀行參與「無接觸貸款助微計畫」,相關手續在手機上進行,無須人工接觸的進行貸款的申請、審核與撥款。

綠色紓困再升級

疫情發展至今,對於後疫情時代的討論越來越多。除了被動防疫外,人們也開始思考如何利用此疫情當作推動社會或產業轉型的動力。需要為發明之母,雖然疫情限制了我們的肉身行動範圍,但卻也激發我們更多對未來生產、消費、供應鏈與人際互動的想像力。

一旦疫情結束後,疫情期間所發展出來的創新模式很可能成為新常態。因此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秘書長Angel Gurria在其官網紓困專區的封面發文說:我們必須把握這場疫情給我們進行綠色與普惠復甦的機會,各國在搶救關廠與失業時,相關紓困與重建工作應將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等納入考量,以建立一個更有韌性的社會,以追求人們與地球的雙贏局面。

後疫情與典範轉移

為了避免疫情對經濟造成永久性的傷害,各國政府紛紛提出天文數字的各種紓困或復甦計畫。這些紓困計畫大致上可分為:直接現金補助個人或企業;對個人或企業稅減免;租稅延繳;紓困貸款;以及一些貨幣政策或宏觀審慎管理政策的調整。

事實上,除了以上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外,經濟結構轉型更是關鍵。而華爾街的紙上富貴與實體經濟的背離,更應引以為戒。因此今後的災後重建必須結合經濟結構轉型,配合新的成長動能,才會有健康的復甦。

新的成長動能不能是仰賴大規模生產、便宜的水電與勞動力;而是要能創新,藉由差異化的服務創造利基。運用新的科技,創造新的商業模式,擺脫時間空間的限制,才能找到新的成長動能。物競天擇,調整成功的將是新的贏家。

相關文章

到頂部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