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長廊

1899
臺灣銀行為日治時期官方出資設立的台灣
第一家銀行,開啟台灣現代化銀行
發展篇章。

1900
三角湧(今新北市三峽區)農會為台灣
第一個成立的農會組織,兼辦金融業務,
是為農會信用業務的開端。

1947
台灣人壽及臺灣產險由省屬銀行公庫等
投資成立,為在台最早成立的保險公司,
提升民眾風險管理意識。

1961
臺灣證券交易所是在台首度建立之證券
集中交易市場,透過資本市場的交易
提供企業活水,創造民眾財富,為台灣
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1974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自證券商業同業公
會接辦櫃檯買賣市場業務,進一步建構
台灣涵蓋集中與議價交易型態,並鼓勵
新創企業掛牌,積極的協助各企業成長
與發展。

1975
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為亞洲第一家及
台灣唯一跨金融機構間信用報告
機構,提供個人與企業信用報告、
信用評分及營運財務資訊予會員機構
,並建置全國信用資料庫,確保全國
信用制度健全發展。

1980
金融人員研究訓練中心為台灣第一個從
事銀行業之人才培訓及金融研究任務之
機構,2000年與「財團法人基層金融
研究訓練基金」合併為「財團法人台灣
金融研訓院」,推廣金融教育及研究,
提升專業素質,以促成金融業務現代化。

1984
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以引導投資
或動推動證券暨期貨學術研界、促進
證券暨期貨市場之健全發展為設立宗旨,
並持續推動相關人才培訓與知識宣導。

1985
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成立,促進了保險業
健全發展,以及保險業務及新種商品之
研究與開發。

1985
中央存款保險公司建立台灣的銀行業存款
保險制度,保障金融機構存款人權益、維護
信用秩序、促進金融業務健全發展。

1989
臺灣證券集中保管公司專責短期票券及有價
證券的無實體發行登錄、集中保管、帳簿
劃撥和短期票券結算業務,提供款券兩訖
之結算交割機制,建構兼具安全與效率之
結算交割環境,促進貨幣市場之健全發展。
後與臺灣票券集中保管結算公司合併,
改稱「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

1997
臺灣期貨交易所提供股票指數期貨與
選擇權、股票選擇權及公債、利率期貨等
商品,推動台灣期貨市場之建立,提昇
台灣金融市場之國際地位。

1998
財金資訊公司概括承受「金融資訊服務中心」
業務,提供金融機構間資金移中帳務清算之
金融資訊服務,促進了跨行交易系統的穩定
與安全,以及電子金流的便捷性。

2004
金管會綜理金融市場及金融服務業之發展、
監督、管理及檢查業務,並以健全金融
機構業務經營、維持金融穩定及促進金融
市場發展為成立宗旨。

2012
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落實強化金融消費者
權益保護措施,提供金融消費者一個
具有金融專業且能公平合理、迅速
有效處理相關爭議之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