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陳鴻達 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穩定中心主任
過去幾年中國對其數位人民幣的推動,可說是信心滿滿,並相信挾其先進的技術,將有助於其人民幣國際化的實現。因此不管是取代現金的數字人民幣,或是用於跨境支付的「多邊央行數位貨幣橋(m-Bridge)」,皆傾全力推動。然日前美國通過「穩定幣法案」,除了將打破全球貨幣與支付的局面,也將使得中國數位人民幣的推動陷入進退失據的困境。
以取代現金的數字人民幣為例,從二○一九年開始試行,各地方政府不斷藉由發送紅包、舉辦活動,甚至透過數字人民幣發放員工薪水或相關津貼等方式衝刺普及率。但因消費的體驗跟支付寶或微信差不多,因此大家只有在活動優惠時使用,並且可發現隨著優惠力道的轉弱,數字人民幣已出現退燒現象。
另外西方國家為了制裁伊朗與俄羅斯,陸續將其踢出SWIFT,嚴重衝擊這兩國的國際收支,這也讓中國心生警戒。為了降低有朝一日被西方國家進行金融封鎖的衝擊,中國極力推動推動「數位貨幣橋」計畫。該計畫從香港、泰國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開始,參與國家或機構一度達廿六個。但在二○二四年四月國際清算銀行另行啟動Agorá專案,並於同年十月退出 。雖然強調退出不是因為計畫失敗或政治考量,但各界咸認為這是西方國家的地緣政治考量。也就是說該計畫所面臨的各國協調問題,遠比技術問題還難克服。
今年六月在陸家嘴論壇上,中國前後任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與潘功勝,先後強調穩定幣未來的重要性。除了認為這有助於鞏固美元霸權,可為搖搖欲墜的美債「續命」外,他們也看到穩定幣對跨境支付帶來的革命,將對中國推動的貨幣橋計畫造成重大威脅。過去中國苦心經營許久的數字人民幣,也獲得許多階段性的成就,但這些成就眼看著將被穩定幣超越或繞過。中國目前正面臨兩難的抉擇,要拋開面子問題,放棄數位人民幣的計畫? 還是繼續堅守深耕已久的防線呢?但問題是敵人已經開始繞過此防線,數字人民幣會變成另一條馬其諾防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