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綠色融資的契機與考驗

2021/7/21 下午 01:40:00 王嘉緯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 2021.07.21

【王嘉緯/台灣金融研訓院首席研究員】

台灣日前歷經50年來最嚴重乾旱,儘管靠梅雨緩解旱象,但多數國人已感受到氣候變遷的威力,也迫使企業界必須提高水資源使用效率,紛紛強調一滴水可以用3、5次以上。其實對抗氣候變遷早已是刻不容緩的課題,為此,各國政府力拚淨零碳排,積極發展綠色相關產業。當中免不了需要金融業挹注資金,綠色融資商機應運而生,更帶動綠色金融的多樣化研發。只不過隨著愈來愈多融資產品標榜綠色永續,漂綠風險也隨之攀升,如何從制度上根絕漂綠爭議,將是綠色融資無可迴避的挑戰。

實際上,國銀業者較具規模地跨足綠色融資領域,係源自於配合綠色能源轉型,從初始的太陽光電,到近年備受矚目的離岸風場專案融資。在公私部門通力合作下,銀行從業人員已經比較具備審核綠電所需專業,綠能放款不再是完全陌生的領域,自然也反映在有關放款金額的增加。以離岸風電為例,截至去年底完成簽約的在地資金融資額度已逾2,500億元,除了本國銀行之外還不乏壽險公司參與其中。

Covid-19則可視為綠色金融發展的重要轉捩點,金融市場因疫情劇烈動盪,ESG金融商品卻顯露抗跌特質,儼然成為後疫情時代的新亮點,ESG也蔚為金融新顯學。順應這股潮流,加上金管會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的助攻,國內金融業者無不積極競推綠色永續產品。

例如最近在國內銀行業界掀起熱潮的「永續連結貸款」,指的是銀行將融資條件與企業客戶的永續績效連結,若有進步即給予利率減碼優惠。儘管銀行可能因為讓利而犧牲少許利潤,但卻能鼓勵授信企業主動訂定永續目標,增進企業永續動力,銀行更可兼顧融資獲利與永續績效,堪稱綠色融資創新模式。

惟永續連結貸款的最大考驗,莫過於該如何準確、客觀地衡量企業的永續表現,實務上通常用外部第三方機構所做評鑑為依據。但面對琳琅滿目的ESG評比,還是如道瓊DJSI、富時FTSE4Good等國際知名指數較受青睞,以避免發生績效各說各話的爭議。

再者,相較於一般綠色融資,貸款資金需限定在綠色有關用途,永續連結貸款則無此限制,可廣泛適用於一般企業融資,資金使用彈性較高。但若客戶將融資款項用於非綠色用途,無論有意或無意,恐又因此陷入貸款漂綠疑雲之中。換言之,銀行雖以財務誘因驅動客戶朝永續願景前進,但最終成效取決於評鑑指標的選取、貸款企業的自主落實意願,以及銀行的貸後管理能力等因素,至於是否依約具體落實,尚無法規強制約束。

有鑑於此,要想徹底杜絕漂綠風險,仍應回到法制層面思考,何為綠色永續商業活動?並透過適用準則的制定,明確定義綠色融資的資金用途及放款對象的要求標準,讓所有銀行業腳步一致,依循規範承作相關業務。

這也是為何歐盟長期以來致力於設定永續金融分類標準 (EU Taxonomy),其實不只歐盟,諸如新加坡、日本都有類似構想,我國也正在研議分類標準,將有助於提供綠色融資更清楚的指引。

然而,須留意標準太寬鬆或太嚴格都可能一事無成,門檻太低固然毫無意義,標準過於嚴苛,則可能無法相容於現有金融商品。有研究針對歐洲地區的授信商品進行測試,發現完全符合歐盟Taxonomy要求的比率不到三成,金融業界擔憂倉卒上路恐引發市場亂象。

此外,制度太過繁複,銀行勢必得升級資訊系統、增聘專業人員,連帶推升法令遵循成本。兩相權衡之下,是否索性放棄部分仍有改善機會的企業?如此一來,反倒喪失原本期盼由金融機構督促企業永續轉型的初衷,恐是標準研擬過程中值得深思的課題。

相關文章

到頂部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