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科技能力認證機制 有助解決FinTech人才荒

2021/10/27 下午 12:00:00 張凱君

工商時報 / 2021.10.27

【張凱君/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在莎士比亞的劇作「亨利四世」中,性喜裝神弄鬼的格蘭道爾(Glendower)向其盟友霍次柏(Hotspur)大放厥詞,宣稱自己能夠召喚神靈。驍勇善戰的霍次柏淡然回應,這不算什麼,很多人都能,問題是當你真正需要神靈而召喚他們時,他們到底來不來呢?

近年新一代人工智慧與物聯網等技術興起,吹響工業4.0的號角,企業數位轉型的調子高唱入雲。成功的數位轉型,並非只是機械化的導入市場流行新技術,而是起始於以顧客的價值與體驗為核心,以適當的數位科技為工具,憑藉資訊系統與人力資源的轉型升級,對企業的組織架構與商業模式進行全面改造。

實話說,金融業其實不太清楚如何評估與使用科技人。雖然相較於大部分其他產業,金融業在電腦化與數位化的覺醒相對較早,然而過往金融業對於資訊人才的運用,以支援系統維護為主(遇有新業務上線則多半搭配外部廠商)。因此金融業的人力資源部門面對機構數位轉型需求時,雖知有進用科技人才之必要,但對於如何評估科技人才的能力較缺乏經驗,核薪時趨於保守,也難以明確指引科技人才在機構內的職涯規劃,致使科技人才對自身未來在金融業的發展感到前景不明。

金融研訓院與保發中心、證基會共同協助規劃中的金融科技能力認證機制,分級為基礎能力與專業能力的驗證。專業能力是依據業務職系分類,再按照各職系所需之職能組成專業科目。初期計畫採訓考合一方式執行,即每一門專業科目都由專責機構開設完整的培訓課程,課程規劃著眼於理論與實務兼具,搭配具體案例上機實作演練,而最終的考核評鑑會與課程內容密切相關。

致力縮短學用落差

舉銀行業為例,依目前規劃暫時區分為六大職系:商業分析、數位商品設計、資料分析、使用者介面與體驗、數位法遵風控與數位行銷,各職系對應1到3科不等的專業科目。其中若干科目之培訓驗證均包含實作,俾利縮短學用落差,引導潛力人才成為實務應用的生力軍。當然,實務上金融科技的相關職系並不限於此六種,此處只是希望針對金融機構需求高但技術或人才有落差的業務,導入資源優先推動。

對於金融業薪資結構與企業文化無法吸引科技人的癥結,金融科技能力認證機制恐怕幫不上忙;但藉由這個機制,也許可擴大科技人才養成的範圍。在機構數位轉型的同時,機構員工也有個人數位轉型的需求。對於原本缺乏科技背景的現職金融從業人員來說,沒有金融業薪資比不上科技業的問題,也沒有金融企業文化難以適應的問題,所欠缺的技術能力則可靠金融科技能力認證機制的專業培訓課程補足。

掌握轉換選擇條件

另外,依據金融業與金融科技相關的業務劃分職系的設計,可讓金融機構便於依業務需求徵才,不至於讓科技高手不知用武於何地。通過某一職系認證者即已具備勝任該職系工作的專業能力,頗利於人資單位與用人單位選才判斷。以科技為專長的人才進入金融機構後,較能明確掌握未來轉換職系的選擇與條件,有益於其建立較長期的工作規劃與願景,得以在機構內開展長遠而穩定的職涯。因此這樣的架構對勞動市場的供需雙方都有好處。

總的來說,規劃中的「金融科技能力認證機制」採取「分科檢定,組合取證」的認證模式,期望能為金融機構聘任科技人才提供進用標準;為現職金融從業人員發展金融科技第二專長提供參考路徑。長期目標則是建立金融科技人才庫,為金融業培訓儲備量多質精的金融科技人才。我們希望這樣的認證機制能為金融業吸納科技人才創造更有利的環境,助金融機構數位轉型一臂之力。

相關文章

到頂部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