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候變遷 凸顯台灣水資源稀缺風險

2023/2/21 下午 12:00:00 王嘉緯

工商時報

文/王嘉緯 台灣金融研訓院首席研究員

2021年台灣才歷經近半世紀最嚴重乾旱,2023年初南部水庫又紛傳水情告急,其主因即在於去年颱風造訪次數偏少。氣象統計顯示,襲台的颱風個數近十年已不若往昔,加上台灣雨量集中、分配不均的特性,益發凸顯出水資源欠缺的風險。

時值氣候變遷備受關注之際,減碳固然為重要課題,但因氣候變遷所導致的水資源稀缺,各產業也得積極應對。即使不屬於用水大戶的金融業,除了能幫助客戶提高水資源韌性,自身在評估氣候風險時,亦可將缺水情境納入考量。

台灣歷年平均雨量約2,500毫米,水資源理論上並不匱乏,然受到季風吹拂,及中央、雪山山脈攔阻水氣,降雨分布極為不均。榮登2022年雨王的宜蘭西帽山,雖以破12,000毫米的紀錄創下新高,但南部地區與之相比即顯得微不足道,像是台南測站去年僅有1,000毫米。而造成南部水情拉警報的罪魁禍首應是颱風,去年雖有如梅花、軒嵐諾等秋颱,惟影響範圍卻以北台為主,未能替南部帶來足夠雨量。

颱風過門不入致使水情告急,2021大旱的記憶猶新,2023唯恐噩夢再臨,次數之頻繁不免教人擔憂這已非偶發個案,而是氣候變遷下之常態。事實上,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自1958年至2020年,每年平均發布颱風警報的颱風個數約為6.6個,但在2010到2020年間已減少到每年平均4.8個,去年更是只有三個颱風發布警報,侵襲台灣的颱風似乎正呈現遞減趨勢。

若此態勢為真,國內有關產業將不可不審慎面對,如首當其衝的農業,前年旱災才釀成逾數十億農損,嘉南地區如今又得啟動一期稻作停灌休耕,農民權益保障可謂首要之務。除此之外,隨著南科逐漸形成產業聚落,落腳當地的若干用水大戶,亦得主動因應日益頻仍的缺水風險。當然,國內不少企業正試圖增強水資源韌性,不論是提高水資源的循環使用效率,甚或將水管理納入經營策略。例如台積電,每年各廠區都投資可觀金額,讓一滴水平均可使用3.5次以上,而廣獲各界稱許。

然而,各家公司條件不一,不見得都能比照台積電,是以往往需要包含資金挹注在內的外部資源協助,這其中就少不了金融機構的角色。換言之,不只碳議題,水資源也可望成為永續金融另一發展重點,透過金融商品之渠道,引導客戶更重視水資源稀缺風險。譬如將水資源利用與連結貸款結合,客戶如能顯著改善水資源使用率,即給予優惠利率以鼓勵其轉型。

另一方面,金融業自身也得審慎評估客戶端所涉及的水資源轉型風險,亦即客戶面對水資源相關政策、法規、技術與市場變化,是否衍生不確定性及財務損失。金融業用水量或許難與製造業比擬,但實際上,企金客戶當中卻不乏用水大戶。尤其經濟部將對單月用水量超過9,000度的企業開徵耗水費,可能迫使業者增設節水循環設備應對,額外的成本負擔恐因此增添財務壓力。

對此,今年底前即將上路的氣候變遷壓力測試,先行辦理的銀行、保險兩業別,或許就可以考慮把水資源稀缺列入分析情境。其實氣候風險分析首重情境設定,雖說國內現行作法多已接軌國際,惟諸如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綠色金融體系網絡(NGFS)所揭櫫之情境,仍以溫室氣體排放濃度為基礎。

跟水議題關聯者,則著重於洪災的實體風險,如暴雨淹水對於不動產擔保放款的影響,乾旱缺水之評估相對較少。鑒於國內近年水情屢屢吃緊,金融機構若能藉由氣候風險分析,更確實地掌握旱災對企業營運之衝擊,並據以推估信用風險的潛在變化,應當有助於強化氣候變遷風險之因應能力。

相關文章

到頂部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