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面談美國國會友台法案

2023/4/22 下午 12:00:00 陳鴻達

自由時報

文 / 陳鴻達  台灣金融研訓院資深研究員

近來美國國會議員競相提案支持台灣,在這將近三十個法律案或決議案當中,大致上可分為三大類:加強台美關係、協助台灣加入國際組織與對中國擴張之嚇阻與制裁。內容相當廣泛,本文僅介紹與金融相關的部分,因為這些法案若通過,影響將非常深遠。

首先是「反歧視台灣法案(Taiwan No-Discrimination Act)」,該法案主要是倡議支持台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IMF)、讓台灣與IMF彼此分享財經相關資訊、支持台灣代表在IMF擔任職務、培訓台灣如何從IMF獲得協助。國內有人認為參加IMF的前提必須是聯合國會員國,這恐怕與現實不符。因為IMF的章程從未提及需要是聯合國會員國,只要求現有會員多數支持即可。例如科索沃(Kosova)共和國與台灣一樣被排除在聯合國門外,因為中國與俄羅斯這兩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反對,但科索沃在二○○九年正式加入IMF。參加IMF的好處除了彼此分享財經資訊外,參與國際貨幣事務的治理,也可獲得「雨天互助」的保障,在國際收支出現危機時,可尋求協助。

接著是「用金融制裁嚇阻中國共產侵略台灣法案(Deterring Communist Chinese Aggression against Taiwan through Financial Sanctions Act)」,該法案說台灣是獨立自主的政體,自由經濟的楷模,一旦中國入侵台灣或附屬領土、或用海空軍封鎖台灣,或企圖用武力改變台灣現狀時,美國總統應(shall)在三十天內做出以下制裁措施:凍結中國人(特別是高級官員)在美國的財產、出口到中國須申請的項目,不再發放許可、禁止投資中國股市或債市、禁止銀行進行與中國之間的支付與轉帳、禁止中國企業股票在美國上市、禁止美國人買賣與中國軍工有關的股票、斷絕中國與國際的金融交換聯繫、禁止中國加密貨幣的交易。

另外有一個類似的「台灣衝突嚇阻法案(Taiwan Conflict Deterrence Act)」規定如下:來自中國的威脅若持續升高三年,財政部要提出中國高級官員在美國金融機構的帳戶資料,並停止其金融服務,以抑制其日益升高的威脅。

由此可知,美國在維持台海和平穩定中,金融可扮演許多有創意的角色。

(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資深研究員)

相關文章

到頂部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