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

《研訓院看世界》期待綠能結合美學思考 翻轉台灣經濟

作者:黃博怡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報導日期:2016/07/22

  2025年,是台灣歷史深具意義的一個年度。就在這一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同時非核家園的理想也將實現。只剩不到十年的時間,台灣必須很拚,才會有一個亮麗的未來!所幸,對如何讓亮麗願景實現背後的希望工程,國人越來越有共識,而且相關的努力都跟就業機會的創造有關,讓人更加充滿期待!

  今年4月22日,171個國家的領袖或代表,利用世界地球日這個別具意義的日子齊聚紐約聯合國總部,正式簽署旨在遏止全球暖化問題惡化失控,195個國家的代表在去(2015)年12月12日巴黎聯合國氣候峰會中通過的「氣候變遷協定」,宣告各締約國未來均將認真看待氣候變遷,並且將拿出具體行動,讓石化燃料驅動的世界經濟改弦更張,以兼顧環境的永續發展。

  台灣,雖然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但是身為地球村的成員,我們沒有理由自外於此項有意義的地球永續發展運動。更何況,以我國經濟對石化工業倚重之深,更應將二氧化碳減排視為不容逃避的責任;否則,一旦碳足跡或潔淨能源成為國際貿易重要規範或要求,屆時再被動因應恐早已先機盡失。

  深度減碳既然是沒得選擇的唯一出路,剩下的就該是盤點客觀條件,然後再透過理性思辨,找出一條足以支撐台灣經濟永續發展的道路。

  石化燃料經濟時期的台灣,為了經濟成長不得不犧牲人民健康容忍環境汙染,然而進入減碳是必須的承擔之再生能源世紀,台灣中南部雨季短且日照長的氣候條件,恰恰是發展太陽能綠電的絕佳先天條件。陽光,過去或許是某些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限制,如今已蛻變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上天恩賜!

  台灣中部的海風過去曾讓1970年代十大建設之一的台中港,因港口容易淤積以致成效與功能始終未盡彰顯,然而時移勢遷,如今竟成為上天的一種禮讚,是國際公認發展風電的絕佳天然風場!

  一府二鹿三艋舺曾是台灣經濟開發次序的寫照,無奈數十年來人才長期外流成為中南部許多鄉鎮的夢魘,人口老化與經濟凋敝的景象比比皆是;至於人口集中的大台北都會,不只房價居高不下,居住環境品質也未臻理想,近在咫尺的兩座核電廠更是說不上來的無形壓力。

  堅定2025年非核家園的理想,中南部很有條件可以成為太陽能發電與風能發電最佳基地。相關建設的推動,有機會創造可觀的就業機會吸引年輕人回流。果然,不僅可以改善中南部若干偏鄉凋敝破落的景象,過度擁擠的台北大都會也有機會獲得喘息。又如果在推動此等綠能建設之前,先用前瞻且宏觀的眼光,根據地方產業特色,結合美學設計的元素與發想,相關的綠能建設很有機會創造充分發揮地方人文、景觀與地方產業特色的觀光資源。果然,台灣中南部有機會因此再現發展生機!當然,這個美麗願景的背後,金融仍將扮演最重要的希望工程師關鍵角色,值得金融先進共勉並全力以赴!

作者:黃博怡/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
到頂部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