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域共生 完善淨零金融生態圈

2024/1/9 下午 12:00:00 王嘉緯

工商時報

文 / 王嘉緯 台灣金融研訓院首席研究員

展望2024,推動淨零排放依舊是金融業無可迴避的任務,2023年底的COP28首次盤點全球減碳進展,果不其然未如預期,須採取更積極行動、加大減排力度。這也代表得有更充裕的資金支持。根據COP28會中統計,直到2050每年仍需挹注6,000億美元於氣候調適,大約是目前投入規模的10至18倍。正因如此,COP28除即刻啟動損失與損害(Loss and Damage)基金外,與會金融巨擘還聚焦揭露與監管機制之強化,及如何創新金融服務,使淨零永續更可被投融資、甚或更加有利可圖。

但要想達成2050淨零排放,恐怕不能單靠金融業唱獨角戲,實際上金融業自身並非排碳大戶,檢視國內各產業之CO2直接與間接排放,全體服務業占比尚且不到10%,何況只看金融產業。金融業之所以在淨零工作被賦予重任,係因其碳排放量9成以上來自於投融資部位,期望透過與客戶議合,或給予資金誘因等方式,有效降低範疇三碳排。換言之,金融業減碳重點不在自身,而在於善用與客戶的連結關係,串接各方資源,藉此鼓勵企業淨零轉型,而這也是為何各界不斷疾呼「淨零金融生態圈」之主因。

金融業扮演關鍵者角色

當然,任何生態圈的建置皆非一蹴可幾,必須先掌握生態圈裡所有潛在夥伴之現況,進而清楚地區分各自的功能與責任,同時整合可用資源,據以逐步貫徹生態圈設定之核心價值目標。生態圈係源自於生物學當中生態系統(Ecosystem)之概念,由美國學者James Moore於1993年提出,其認為絕大多數經濟活動都是結合不同的產業交叉運行,因此建議以「商業生態系」取代原有單一產業單獨運作的觀念。

另外,《哈佛商業評論》2019年亦有研究指出,有別於傳統單一產業模式的相互競爭,商業生態圈中所有成員為利他互補關係,即每個成員都具備若干其他成員所欠缺的特質,抑或是構成生態圈所必備之特徵。生態圈的成員則可細分為關鍵者(Keystone)、利基者(Niche Player)與促進者(Facilitator)。關鍵者是生態圈運行的樞紐,引領生態圈朝向核心目標前進,並由利基者為生態圈創造最主要價值,至於促進者多為政府及周邊單位,扮演圈內的溝通橋樑。

若以此框架審視「淨零金融生態圈」各成員之組成與分際,首先可由促進者制定淨零政策與有關配套措施,同時引入生態圈成員與必要資源,做為生態圈最強而有力的後盾。金融機構為此生態圈之關鍵者,具體勾勒出淨零願景,並藉由淨零金融商品或服務的創新研發,為合作夥伴開創出有利的發展空間。而金融機構之淨零合作夥伴則為其企業客戶,特別是淨零路徑四大部門-工業、電力、運輸及建築-所涵蓋的大型企業,將扮演利基者角色、貢獻減碳績效。

政府部門引領企業應變

然不同於其他產業生態圈之建構模式,多從有急迫難題的企業,做為生態圈互動之起始,「淨零金融生態圈」卻是以公共部門為先。此乃衡酌淨零排放存有高度外部性,需仰賴政策促使企業將外部效益納入經營考量。因此可看到各國推動永續,皆由政府政策帶領企業前行。政府樹立起明確的政策架構及規章制度,借助周邊法人力量協助落實配套,諸如培育專業人才、整合數據資料等,從而串聯整合民間企業,不再只由金融機構單兵作戰,而是整體點線面的競合與共利。

事實上,完善永續金融生態系已是國內現行政策焦點,以淨零為目標的「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更完整覆蓋了培力、資料、資金、布局等面向。惟人才向來是驅動金融產業成長精進之關鍵要素,建構淨零金融生態圈自不例外,需厚植人才以穩固發展基礎。對此,除利用教育宣導活動,從上到下深植淨零理念之外,更可經由系統化培訓及認證制度,如規劃中的永續金融證照,讓相關從業人員具備如氣候風險評估、溫室氣體管理等進階專業能力。

相關文章

到頂部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