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社會債券三大新用處 買疫苗、移工安置、婦女經濟

引用「2021金融趨勢關鍵議題-ESG前瞻探討系列之1 – 社會債券的二刀流」內容

2021/8/15 下午 12:00:00

工商時報 陳碧芬/台北報導 2021.08.15

借助民間力量,以發行社會債券幫助官方加速改善社會困難,歐盟最具行動力,台灣金融研訓院分析,台灣市場已有5檔可定位為「社會責任債券」的金融掛牌商品,櫃買中心公開資訊上共已掛牌5檔,其中3檔發行人為銀行機構。台灣金融研訓院首席研究員王嘉緯指出,社會債券可應用於更多面向,包括買疫苗、移工安置、婦女經濟都很好,不要只停留在中小企業放款、可負擔住宅,甚至建議可利用此波市場熱潮、凝聚各方意見,推動更健全之社會債券相關制度,將能進一步有助於整體ESG議題在本地市場的均衡發展。

近年來ESG議題倍受全球金融業關注,舉凡指數、基金、債券等近年皆有顯著之成長,其中的社會責任債券在ESG相關金融統計中,總規模次於綠色債券,反映出具有環境效益的項目融資,和支持社會項目的可持續貸款的增長最為強勁。全球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指出,社會債券在2020年受到投資人青睞的程度超過綠色債券。

正在全球推動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ment)的瑞銀財富管理,其募集的影響力投資基金亦將用於社會的改善。瑞銀指出,在亞太地區看到越來越多客戶,尤其是千禧世代認同永續發展的重要性,推升亞洲可持續發展債券的發行量,也能促使總流通金額在未來三年內會加倍成長,2021年初迄今,在亞洲的總發行量已達到310億美元,超越過去三年的年度發行量。

王嘉緯指出,除了公部門單位及非營利組織,金融機構是社會債券的重要發行機構。事實上,以近幾年綠色債券發行為例,金融機構一直扮演重要角色,全球發行占比都在兩成以上。除了順應ESG潮流、推動永續發展,更重要的考量則是透過此類特定資金用途金融債券之發行,獲取穩定的中長期資金,藉此強化財務結構。

參考ADB研究報告所彙整的社會債券標竿案例,10宗案例中就有4例就是由民營銀行發行。包含日本中國銀行(Chugoku Bank)、菲律賓群島銀行(Bank of the Philippine Islands),將社會債券所籌募資金,轉以優惠條件貸放給受疫情影響的企業,支應其所急需的營運資金與員工薪資,泰國大城銀行(Ayudhya Bank)則是針對婦女小微型態創業所需資金,為亞洲首宗以社會債券促進婦女經濟賦權之案例。

根據櫃買中心公布的掛牌社會債券內容,募集的資金以用於基礎建設、偏鄉醫療教育、中小微型企業、都更危老重建,甚至「投資台灣三大方案」等優惠放款。金研院金融研究所指出,從國際經驗可知,社會債券的資用流向正在改變。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前,為數不多的社會債券多用在可負擔住宅項目,如今伴隨著疫情所激增的社會債務,資金轉向到就業補助、失業救濟,以及失業勞工職訓相關專案,由此可知在疫情衝擊當下,穩定勞動市場為各國首要考量,建議在台灣可以考量用於購買疫苗、移工安置、婦女經濟等,都是很好的在地運用。

對於社會債券所產生的效益,王嘉緯指出,可以運用評估工具,較常見的像是「社會投資報酬」(SROI),而「全球影響力投資聯盟」(GIIN)也有發展出一套評估系統IRIS+,可以作為台版評估法的參考。

到頂部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