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

利明献:台商撤陸 台資銀要另闢蹊徑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報導日期:2019/09/21

記者 陳碧芬

中國大陸曾是台灣各種產業的夢境之地,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副董事長利明献表示,大陸銀行業歷經快速發展,現在成長動能稍為緩和,但台資銀行當年到大陸設點的目標客戶台商,也正在離開大陸、前往東南亞,台資銀行如今都面臨分叉路,建議把企金業務改為大陸內需為主的理財、消金,「這部分也是台灣銀行業的強項!」

利明献說,台灣銀行業的金融商品風險管理也很到位,有和台灣銀行業合作的陸銀,來台灣或在大陸交流時,都積極學習台灣的財管服務、消金風管,「把台灣銀行業黏的很緊」。

蔣碩傑先生紀念研討會20日舉辦【中國大陸經濟金融情勢及展望論壇】,由於兩岸交流近年轉淡,以中國大陸為題材的會議成為稀少,此次活動也吸引台灣金融研訓院、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中華經濟研究院共同舉辦,講者除了利明献,還有瑞士信貸私人銀行大中華區副董事長陶冬,都是具中國大陸實戰經驗豐富的銀行家。

中國大陸銀行業、非銀金融機構近10年來快速成長,及至2019年上半年,銀行業總資產已達人民幣281.58兆元,其中以商業銀行占絕大部分比例,且在2016年之前,每年都以雙位數快速成長,利明献說,他擔任廣發銀行行長那段時間(2010~2016)成長最快,但也留下許多後遺症,例如不良貸款率、獲利率等,表現都不如台灣銀行業,實際上,台灣銀行業和大陸銀行剛好相反,資產規模自2007年至2018年僅增加0.8倍,獲利則高速成長近九倍。

大陸市場同時也發生了影子銀行問題,利明献指出,大陸金融監管單位近年來祭出許多對策,以防範影子銀行的破滅風險,2018年起後影子銀行資產規模出現10年來首度減少,監管規範也導引商業銀行理財業務轉型,鼓勵商業銀行成立理財子公司,進行「風險隔離」,也時時監控。

利明献指出,在大陸市場的台資銀行有13家銀行,雖然獲利還可以,發展多年來的生意仍是台商客群,隨著大陸銀行業的坐大,台資銀行市占更小,通路不足,要併購、參股陸銀都不容易,單一家商銀行規模有人民幣一兆多,大過中國信託銀行,相對上,大陸內需市場的理財、消金仍十分龐大,這是台灣銀行業的強項,也能取代企金客戶台商離去的業務空缺。
到頂部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