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捷經貿合作比你想像的有機會

2020/9/14 上午 07:00:00 王嘉緯

資料來源:上報

【王嘉緯/台灣金融研訓院首席研究員】

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日前率團訪台,斯洛伐克總統公開反駁中國外長王毅,這些平時國人鮮少提及的中東歐國家,一時成為國內熱議焦點。對台灣而言,不僅希望捷克訪問團提升台捷雙邊外交關係,更期盼將這股氛圍擴散到其他歐洲國家。只不過台灣受限於特殊國際地位,要跟他國建立穩固且長遠的友誼,最有效的途徑應該是在互利雙贏的基礎上深化經貿連結,也因此台捷後續經貿合作,將是雙邊關係能否進一步突破的關鍵。

依據經濟部統計,台捷去年雙邊貿易總額超過8億美元,台商在捷克的投資規模,歐洲各國中更僅次於荷蘭、英國與德國。但不同其他外資偏重在汽車產業,台商以資通訊產業為主,像是鴻海、宏碁等國內大廠,皆以捷克為拓展中東歐市場的核心據點。配合國際供應鏈重組倡議,以及捷克政府近來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更有機會突顯台灣在科技領域的優勢,這從日前雙方所簽署的合作備忘錄,鎖定智慧機械、人工智慧等面向即可一窺端倪。

其實台灣有吸引力的不只有資通訊產業,中東歐國家對我國金融發展也甚感興趣,特別是金融挺產業的經驗。以中小企業籌措資金為例,中東歐金融機構承作此項業務意願向來低落,相較之下我國金融體系已累積豐富經驗,並有信保基金等信用強化機制,以及周邊單位完整的企業輔導網絡;甚至新創事業,還能藉由興櫃、創櫃板直接在資本市場募資,企業資金管道可謂順暢。實際上透過如歐洲復興開發銀行這類國際組織的引薦安排,過去幾年來不乏中東歐金融業高層訪台,為的也就是向我國金融業取經。

另一方面,中國在中東歐的大動作,反倒逐漸形成一股把這些國家往外推的力量。確實中國早從2012年開始就把手伸進中東歐,一帶一路倡議更號稱已投入數十億美元,但同時雜音倒也從未間斷,諸如資金真能如期到位、日後是否落入債務陷阱、工程品質與歐盟標準有否落差等疑慮未曾少過。

更別說中國業者投資多偏重在房地產,而不是能帶動實體經濟發展的製造產業,近日更以一貫施壓手法,藉口韋德齊訪台取消訂單,恐再增添在地民眾反感情緒。別忘記今年以來中國陸續遭逢武漢肺炎疫情、長江水患等打擊,經濟已自顧不暇,可預期金援規模恐被迫大幅削減。換言之,銀彈誘惑成效不如預期且前景渾沌,這或許也可以解釋,布拉格與北京去年為何爆發姊妹市爭議,捷克議長今年為何訪台,乃至於中國外長王毅的一番言論,為何竟引發歐洲政界圍剿。

把握對中國開始浮現不安情緒的時機,善用台灣優勢尋求互惠交流之道,台捷經貿外交理應可期。尤其近五年捷克經濟表現呈現穩健態勢,成長率皆高於歐盟整體平均,但在資通訊、金融等領域的發展仍不及西歐諸國,不啻為我國相關業者可嘗試開拓的海外潛力市場。當然我們自己也得準備妥當,包含經貿媒合活動辦理、斯拉夫語系人才培育等,重點在於掌握當地市場動態,為經貿合作奠定厚實根基。

相關文章

到頂部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