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嘉緯 台灣金融研訓院首席研究員
加密貨幣交易所FTX無預警破產,不僅撼動全球幣圈,加密貨幣的監管加強與否更成為火線議題。新創產業向來主張,政府過度監管恐增添遵法成本,扼殺創新思維;其實適度的監管,理應有助於提升公司治理水平,避免企業未盡該盡之責,而損及投資人權益。
此番幣圈風暴即肇因於FTX輕忽公司治理所致,倘若FTX能及早建立起妥善的內控機制,整起事件就不至於演變成這般不可收拾之地步。
FTX的崩潰,不僅印證公司治理之必要,值此ESG熱潮席捲之際,更提醒了正積極推動減碳者,ESG絕非只侷限於淨零領域,良好的公司治理仍舊是落實永續目標必不可缺之基礎。
回顧FTX破產始末,創辦人Sam Bankman-Fried長期挪用公司資金、濫用客戶資產買賣代幣,特別是將上百億美元資金移轉到旗下的另一間公司Alameda Research,過程竟無內控機制,公司財務報告也未能如實反映,可說是完全背離公司治理精神。
的確,若以公司治理最根本的四大原則,也就是「公平、責任、課責、透明」來檢視FTX,就可發現FTX幾乎沒有任何一項原則確實遵循,被抨擊為公司治理最糟糕的案例並不為過。再者,FTX事件背後所隱藏的,實為整個幣圈、乃至於金融創新都可能遭遇的挑戰,也就是創新與監管的兩難如何取捨。
理論上,舉凡任何具OPM(Other People’s Money)特徵的投資交易行為,基於保護投資人之考量,均有政府應否介入的討論空間。但在加密貨幣發展之初,由於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可溯源與保密特質,大幅提高了交易資訊的透明可信度,使之無須套入既有的金融監管框架當中。
可惜加密貨幣雖受惠於監管放寬,一度蔚為投資市場顯學,但FTX風暴再次向世人展示,技術終究難以克服人性貪念,欠缺監管機制極易引發公司治理鬆散之後遺症。尤其像FTX這種新創企業,創業初期公司決策多依賴創辦人的主觀專斷,即便衍生弊病,常因症狀輕微而被忽視或草草掩蓋。
惟隨著組織規模擴張,面臨挑戰勢必更趨複雜,若無完善的公司治理體制協助因應,譬如具備專業背景的董事會、內稽內控與風險管理機制、資訊揭露要求等,企業主不免鋌而走險,最終釀成大禍。事實上,《哈佛商業評論》2021年底就曾有調查指出,公司創辦人長期兼任執行長,反而會導致企業價值減損。
換言之,縱使公司規模尚小,切不可因之即漠視公司治理,反而應就有限的資源,儘可能地針對財務會計獨立、職位權責分明、資產盤點確認等原則,建立起適當的公司治理制度。
這對於中小企業家數占比近99%的台灣尤為重要,儘管政府早於20年前就開始推展中小企業公司治理,但「只有上市櫃企業才需要關注公司治理」、「中小企業沒有足夠資源做好公司治理」此類質疑依然不絕於耳。對此,不妨把握ESG浪潮興起之時,透過相關計畫或活動之辦理,對國內中小企業再次重申公司治理之效益及必要性。
值得留意的是,雖說ESG已普遍獲得重視,但不諱言各方目光多聚焦在環境課題,彷彿淨零碳排才是唯一主流。
按理說,環境、社會、公司治理三支柱應當平衡發展,不該偏廢任何一個面向;甚或試想,若一家企業連最基本的公司治理義務都無力恪守,如何奢言其還能夠善盡環境保護、社會公益的責任?況且企業一旦爆發公司治理紛爭,往往事件發生當下即造成顯著衝擊,FTX的教訓殷鑑不遠,這跟環境爭議長期傷害企業競爭力略有不同。也因此,已有愈來愈多論述強調,ESG必須以健全的公司治理為基石,才可能具體實踐永續發展目標。